认知功能如同大脑的灯塔
照亮着长者的生活轨迹与情感联结
结合珠海市养老中心(珠海市人民医院康养医院)开展认知训练的实践经验,总结关键要点:
一
科学认知
为何训练至关重要?
大脑可塑性的基础
大脑并非一成不变,即使在老年期,通过持续、恰当的刺激(如认知训练),仍能促进神经连接的形成与强化,这是认知训练起效的生理基础。
早期干预的价值
对于轻度认知障碍(如MMSE评分24分以下或MoCA评分26分以下的长者)或存在风险的长者,早期、系统的认知训练能更有效地延缓衰退进程,帮助维持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(如穿衣、洗漱、管理时间)。
超越认知的益处
训练不仅锻炼记忆、专注、逻辑等认知能力,还能显著改善情绪状态(减少焦虑抑郁)、增强社交互动、提升自信心与生活掌控感,全方位提升晚年福祉。
二
实践经验
如何有效开展认知训练?
目标明确,聚焦核心需求
训练小组需设定清晰、可衡量的目标。
如:提升特定记忆能力(瞬时记忆、情节记忆)、学习生活适应技能(使用辅助工具、时间管理)、增强情绪调节能力、建立积极社交互动、启动未来生活规划意愿。
目标应兼顾技能习得(怎么做)与内在动力(为什么做)。
内容设计
系统化、多元化、生活化
系统化训练
训练应形成课程体系(如6-8次为一个周期,每周1-2次),内容由浅入深,前后衔接。例如:
基础科普:普及认知健康知识、脑退化症(如阿尔茨海默病)与正常老化的区别、健康生活方式(饮食、运动)对大脑的重要性。
核心能力训练:设计针对性练习,如:
记忆法训练:聚焦记忆法(专注观察细节)、位置记忆法(桩子法)、联想法、分类归纳法、故事串联法的学习与实践;
注意力与反应力训练:通过数字序列、找不同、听指令做动作等游戏进行;
逻辑推理训练:设计简单的逻辑推理题目。
情绪与压力管理:教授腹式呼吸、渐进式肌肉放松、积极意象引导等实用放松技巧。
生活技能融入:将记忆法、时间管理工具(如“一周时间管理表”)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困扰(如记人名、物品定位、安排日常活动)。
多元化形式
避免枯燥单一。融合多种方式:
知识讲解(图文并茂)
互动游戏与挑战:手指操、记忆游戏、反应游戏等。
小组讨论与经验分享
实操练习与角色扮演
放松训练与艺术表达(结合音乐、绘画等元素)
生活化链接
所有训练内容需与长者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,鼓励将课堂所学迁移应用于实际场景。如:用分类法整理物品,用记忆法记服药时间。
营造安全、支持、尊重的氛围
小组规范共建
活动初期引导组员共同制定规则(如积极发言、互相尊重、用心倾听、保守秘密),营造心理安全感。
过程重于结果
强调参与和尝试的价值,而非追求完美答案。鼓励分享困惑与成功经验,社工及时给予肯定与支持。
注重情感联结
安排分享环节(“享心中情”),引导组员表达感受、分享生活点滴,建立同伴支持网络,减少孤独感。
个性化关注与循序渐进
1、承认组员能力差异,活动设计需有层次,允许不同参与度。如从简单任务开始,逐步增加难度。
2、鼓励组员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具体、可行、个性化的短期小目标。如:“每天练习手指操5分钟”、“尝试用联想法记3个新邻居的名字”。
3、提供简单易用的实践工具。如:健脑饮食行动卡、一周时间管理表模板等,以促进课后延续。
专业团队与跨学科协作
1、由社工主导,但需整合康复治疗师、心理咨询师、医护人员、介护师、照护师等专业力量,提供全方位支持。
2、社工需具备认知健康知识、活动带领技巧、良好的沟通和共情能力。
三
关键成效 持续挑战
成效体现
意识提升
显著增强长者对自身认知、记忆、情绪状态的关注度及健康管理意识。
技能掌握
多数参与者能掌握并尝试应用1-2项新技能(记忆法、放松技巧、简单工具使用)。
信心增强
在安全的小组环境中,社交互动积极性、表达意愿及自信心可见提升。
情绪改善
学习应对策略,减少无助感,主观生活质量感受改善。
规划启动
成功激发对未来生活的思考,多数人开始设定并尝试实现短期生活目标。
持续挑战与展望
技能深化与迁移
长者在独立应用所学技能、应对复杂多变的生活情境方面仍需持续支持和巩固训练。
持久内在动力
建立长期的自信心和内在驱动力,将认知训练融入日常生活习惯,是更深层的目标。
中长期规划支持
涉及重大生活决策(如养老方式)的系统性规划,需要更深入和持续的专业介入。
家属赋能
将训练延伸至家庭环境至关重要。需加强家属的认知障碍知识培训、照护技巧和情感支持,形成机构-家庭合力。
效果客观评估
认知功能的客观量化评估(除主观感受外)是难点,需探索更有效的评估工具。
四
持之以恒 点亮记忆
认知训练并非一蹴而就的“特效药”,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、系统规划、充满耐心与关怀的科学实践。
养老机构作为重要的实施平台,通过科学设计课程、营造支持环境、整合专业力量、赋能家属参与,能够有效点燃长者心中的“记忆之光”,帮助他们在认知挑战面前保持尊严、提升能力、拥抱更充实、更有掌控感的晚年生活。
守护每一段珍贵的生命记忆,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专业行动与温暖陪伴。